close

當"吃吃喝喝"這話題  變成了校規裡面的規範

那 這個教育界怎麼了?

 

我的年紀在高中時,剛好是舊教材的最末屆

那時讀的孔孟先賢思想裡,從來沒有一則在討論:「上課是否可以吃東西」

有的也只是在論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不是地理課在說路名阿)

 

專心聽講者說話是基本禮儀,

 上課最令人厭煩的就是管秩序。

吸引學生聽課不代表他們不會分心跟其他同學聊天,

講到讓他們"觸類旁通"的事情時,

更加漲了他們聊天的欲望,

固然可以活絡上課氣氛,

適時收回學生的注意力也是關鍵。

 

但是當 上課吃東西 這件事情已經困擾到教師 

或者 已經有老師氣到想在校規上規定

"上課吃東西者一律記小過乙隻"時,

這又是怎樣的情況?

是老師們太潔癖到不能容忍一絲不敬?

還是學生的行徑誇張到不願容忍的地步?

 

基本上

如果學生是乖乖吃自己的東西

容忍度高

兩個人邊吃東西邊聊天

容忍度低

一群人無視老師 大談闊論 互相分享菜色(不要懷疑,有)

火大度高!

這時候想杜絕亂象 也不難有老師想記他們大過小過

 

曾幾何時,上課吃東西已成為他律,而非自律

較以往富裕的台灣 為什麼還可以在課堂上看見饑民

物質需求滿足了,精神層面卻相對下降,此為必然現象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PAI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